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法治古城】第二十三期 一文读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作者: 来自: 时间:2025-02-12 09:28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于2025年1月3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学价值,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和自然的宝贵遗产。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重要内容。

一、古树名木的范围

根据《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第二条规定: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不包括人工培育、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商品林中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二、《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出台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历史文化传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实践中的成熟制度上升到法规层面,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开启了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崭新篇章。

三、《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重点内容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共30条,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分级分类认定、日常养护管理、古树名木文化传承、禁止性规定、违法后果等方面均做了详尽的规定。

一是明确古树名木分级保护标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第八条规定:树龄500年以上的,实行一级保护;树龄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实行二级保护;树龄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实行三级保护。对名木均实行一级保护,不受树龄限制。

二是明确日常养护责任。县级人民政府古树名木主管部门与日常养护责任人、单位签订日常养护协议,根据古树名木权属情况、保护等级、养护状况、养护费用等,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与表彰和奖励。

三是建立古树名木保护保障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并按照有关规范和要求,对古树名木设立保护标志;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古树名木主管部门的规定,划定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并依法公布;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划定后,应当及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应当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列入本级预算。

四是明确了禁止性行为、违法需承担的后果。《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第十七条列举了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条例》第二十五条至二十九条对违反条例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法律后果进行了详尽规定。

四、依法保护古城名木,我们一直在行动

台儿庄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照足、雨水充沛,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非常适合古树名木生长。台儿庄古城景区内现有二级保护古树2棵,分别为:圆柏(清真寺内东侧)、国槐(台儿庄古城远波桥东巷);名木2棵,分别为:香樟(复兴楼西侧)、香樟(西城门外西侧)。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枣庄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台儿庄古城管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与台儿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联系沟通,定期调度旅游集团公司对古树名木养护责任落实情况,开展古树名木联巡联检活动,加大古树名木保护普法宣传力度,在景区内营造出了重视、爱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