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文化产业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发展之对策研讨(下)

作者: 来自: 时间:2022-09-01 17:03

二、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体验环节的缺失与传统旅游形象的刻板化

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文化消费,人们通过旅游,获得精神和情感上的某种满足和快乐。旅游经济本身也是快乐经济、幸福经济,更是体验经济。现代旅游景区往往重视游客的旅游体验,使旅游回归到文化消费和追求快乐的本职,突出文化的主题性和旅游的娱乐性。当前,提起台儿庄古城,人们脑海中直接浮现的仍是“台儿庄大战”,这是对台儿庄古城的刻板印象和片面认知。台儿庄古城不仅仅是抗战圣地,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对台儿庄历史文化的展现,不足以支撑台儿庄古城文化IP符合的定义,致使大家对到台儿庄古城旅游更多的理解为红色游、爱国主义教育游,没有形成台儿庄古城立体综合的大文化品牌。

(二)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与旅游产业链空间断裂

在我国旅游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门票收入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台儿庄古城作为国家AAAAA级景区,门票收入现在仍然是景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将常态化伴随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倒逼台儿庄古城急需摆脱门票经济的老路,丰富古城旅游产品组合,提升游客体验,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实现二次创业和再次发展。如何在逆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从供给端让真正有效的市场力量介入,提升优质旅游资源的供给能力,突出古城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差异性,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从而提高人们旅游出行意愿,扩大旅游消费支出,进而达到吸引游客、提振古城人气的作用。

三)文化内涵有待丰富,体验性有待加强

台儿庄古城内保留的城市记忆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遗存和重建建筑偏少,占比不足10%;二是街景分布不均,箭道街、后大路、车大路、大衙门街东段等近2/3街区楹联匾牌不足,雕塑几乎没有,墙体留白多达112处;三是部分桥梁、巷口、码头、院落尚未命名或有待确认名称;四是缺乏集中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场所,使游客对台儿庄的历史文化缺乏整体认知。当前,古城内文化展示方式主要是展馆、街巷和街头艺人。展馆主要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巷主要展示了运河商贸城市的历史风貌,街头艺人展示了鲁南民俗文化。在展示过程中,以静态展示为主,游客只能被动接受,缺少互动体验性,更需要现代表达,需要更多创新、创造和转化,让文化产品活起来。

三、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在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紧扣文化产业发展主线,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坚持文旅融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 文旅融合产业化

台儿庄古城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观念的更新和时代的变化,“保护”和发展的策略会继续发生变化,古城的历史是大战文化、运河文化、鲁南文化积淀并形成特定文化现象的历史。台儿庄古城需要坚持文旅融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体实现路径为:一是制定文化展示专项规划,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闲置房屋,同时遵循文化优先的原则,适当调整业态布局,增加文化展示、体验类项目的比例二是全面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全域文旅沉浸式集群演艺,开启沉浸体验+业态融合+场景搭建的新商业模式,打造高端化、个性化极具吸引力的客栈酒店和特色民宿;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商业+智能停车+智能充电桩+智能加油于一体的景区配套商业综合体,完善游客购票、讲解、接待等服务功能。

(二)旅游功能全域化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要走出一条“政府通盘保障,产业要素统筹,实现盘活存量,融合新量,激发增量”的文化产业合力发展的新路径。坚持旅游要素融合重组,以古城核心区为着力点,增加古城内文化空间的观赏性和体验性。在古城外围积极拓展旅游多种功能,开发包括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多功能版块,做好运河游、湿地游、乡村游的文章,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坚持旅游配套功能完善,推动配套设施全域化,探索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开发旅游导览系统、手机APP服务自助系统,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导航等精准的智能化服务体系,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营销服务体系。

(三)文化产业集聚化

深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机制体制的改革,积极推动制定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政策。设立文化产业创新专用基金,形成古城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文化旅游的产业化,提升运用社会资本的能力。建立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有效沟通的机制体制,实现从门票经济到全产业链经济的转变,培育旅游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台儿庄古城的溢出效应,形成特色鲜明的全文化产业链,着力把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华运河文化传承创新核心区发展齐头并进,带动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人才发展多元化

人才是产业发展和变革的基础,产业融合中,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引进能提升企业发展的效率,增强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要积极构建旅游人才建设体系,大力推进旅游人才智库,积极与国内省内著名高校建立研究机构和工作站,集聚旅游高端管理人才。推动实行柔性引才政策,鼓励退休老专家进入古城宣传推介队伍,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旅游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创新旅游人才培训方式,基于古城景区旅游淡旺季,开展学历提升培训行动,采取“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高层管理者、客服重点岗位人员综合业务能力。